今年以来,山丹县纪委监委把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强化监督检查,严肃追责问责,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我县紧盯‘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用活谈、督、巡、问等监督措施,督促乡镇和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负责人介绍,1-8月份,向县级领导制发《廉情抄告单》13份,督促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约谈下级党组织“一把手”30人次。
该县按照“两办+纪委监委+组织部+业务部门”模式成立工作专班,推动监督重点向乡村振兴领域聚焦、力量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聚焦惠农政策、产业项目、帮扶物资以及“五大振兴”等领域,采取“两清单三台账”监督机制,构建闭环监督网络,开展监督检查5轮次,督促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86个,移交问题线索3件。
紧盯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6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县纪委监委采取“核、查、抓、治”方式,严肃执纪问责。1-8月份,查处乡村振兴领域问题1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组织处理22人,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因项目工程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县住建局局长、副局长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县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受到诫勉谈话。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微腐败”问题,在全县部署开展“三整治一深化”专项行动,以小切口突破,精细化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16件,党纪处分8人、组织处理24人。
“以前,有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行政效能监督信息平台等多个投诉举报渠道,我们很难全部记住,现在有了‘123’智慧纪检监察平台,实现一个端口进入、多个投诉平台一网打尽,不同问题分类投诉......”一名廉情监督员向群众介绍使用山丹县‘123’智慧纪检监察平台。该县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多个监督、举报平台深度融合,建成一端进入、分类投诉、线上受理、线上线下转办、全过程监督的“123”智慧纪检监察平台,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以信息化手段补齐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短板。今年以来,通过“123”智慧纪检监察平台,全县受理群众投诉举报1818件,办结1805件,办结率99%。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监督首责,发挥监督优势,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以‘监督之笔’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供稿:李倩)